返回旧版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又增两名

时间:2016-08-23 09:24:34 作者: 系统管理员    来源:

近日,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许国强,研究员级高工陈代雄因在有色金属专业技术、科研创新方面成果丰硕、贡献突出,被国务院批准为2011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此前,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已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许国强同志长期从事冶金、环保等相关专业科研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突出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具有主持完成重大环保科研 项目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特别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回用、噪声治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同行有较高的声誉。1997年至今, 共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19篇。合编《有色金属进展(1996-2005)》丛书一套。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主持和主编试验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30余篇,约 200万字。主编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两篇获“湖南省优秀环境影响报告书”奖,一篇获三等奖。
    “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废水重复利用技术研究”项目200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金属废水重复利用综合技术研究”200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复杂铜铅锌选矿高效分离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2010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厂总废水处理后净化水回用 及水质稳定试验研究”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湘西金矿锑锍回转窑焙烧脱硫回收金锑铁工艺研究”项目获国家经贸委黄金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许国强同志担任行政职务以后,在坚持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打造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烈、全面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为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代雄教授一直从事选矿、选矿废水、选矿尾矿综合利用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工作以来,以第一负责人 身份主持了40多项钨钼铋、金银、铁、锑和锡以及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等选矿试验研究及技术开发项目,涉及到矿物加工、冶金、环保等领域,众多成果已成功应用 于国内外企业,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六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 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两篇入选第二十四和二十五国际矿物加工会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陈代雄教授在复杂铜铅锌选矿研究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高深的造诣,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复杂铜铅锌分离技术水平处国际领先 水平,已在国内四家企业取得成功应用,近三年已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三亿多元,近四年在此领域获得四项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十二篇,申报专利2项均已 公开进入实质审查。主持的《复杂铜铅锌高效选矿分离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铜铅分离技术和铜铅选矿指标国际领先,有力推动我 国复杂铜铅锌选矿领域整体技术进步和发展。新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复杂铜铅锌选矿铜的回收率5-15%、提高铅的回收率3-10%,大幅度地降低了复杂铜铅锌 可开采的边界品位,延长我国有色矿山的服务年限,大幅度增加我国紧缺战略资源铜铅锌可开发资源量。主持的“提高墨竹工卡铜铅锌矿选矿指标试验研究及工业应 用” 项目2008年度荣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西省七宝山铅锌矿综合回收伴生铜资源试验研究” 荣获200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铅锌矿中的伴生铜资源综合利用及工业应用”荣获2007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西藏中凯墨竹工卡复杂铜铅锌项目的新技术于2007年5月实施,获得工业生产指标为:铜精矿含铜28.234%、铜的回收率为84.872%,铅精矿含铅 68.122%、铅的回收率为92.196%,锌精矿含锌45.098%、锌的回收率为81.450%。该项目每年为企业新增利税一亿元以上巨大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张公岭亚大路99号 邮编:410100 电话:0731-85239114 湘ICP备16019965号 技术支持:掌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