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
有色股份公司黄沙坪矿业分公司和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所共同完成的“大倾角长距离单轨-错车道双箕斗斜井提升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湖南长沙成
功召开。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担任,副主任由全国设计大师刘放来和长春黄金研究院院长韦华南教授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张洪国副秘书
长主持鉴定会。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徐勇教授对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汇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占据绝大多数的矿山生产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大多为地下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
“大倾角长距离单轨双箕斗斜井高效提升开采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首创了“单轨+错车道”的运输线路方式,大胆尝试35°大倾角和900多米距离的箕斗斜
井设计,采用前后独立矿与岩仓的布置形式,将箕斗斗箱偏心安装,对后卸式箕斗底进行技术改造,从而降低了斜井建设成本及设备投入,增加了提升能力,提高了
机械化水平高。并且在黄沙坪矿业分公司得到成功应用,实现了矿山的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生产。
该技术成果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如下:
1、采用“单轨-错车道”的布线方式,创新了单轨双箕斗斜井提升技术,与传统的斜井提升技术比较,提升能力高,掘进工程量小,提升成本低,投资少。
2、研发了箕斗斗箱偏心牵引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单轨双箕斗的牵引钢丝绳互相干扰、运行不稳定等诸多技术难题,保障了单轨双箕斗提升的安全稳定运行。
3、箕斗底后侧设置“八”字形导水槽,明显改善了箕斗运行的作业环境,保障了箕斗运行的作业安全。
目前该成果已在黄沙坪铅锌矿成功应用。系统运行稳定,维修量少,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古德生院士及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通过成果鉴定,并对项目成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建议尽快制订“大倾角长距离单轨-错车道双箕斗斜井提升技术”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