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在长沙对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洛宁华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难处理石英脉型金矿高效选矿新技术
研究及工业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部张龙处长主持,中南大学副校长胡岳华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中铁股份有限
公司副总工程师闵国暐教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何发钰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工程师陈代雄教授向专家组和与会人员做工作总
结和技术研究报告。
“难处理石英脉型金矿高效选矿新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项目由我院总工程师陈代雄教授自2010年起实施开展,其率领的以杨建文、祁忠旭、曾慧明、肖骏等人
为技术骨干的研发队伍历经三载磨砺,立足于我国金矿选矿技术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内外选矿科技最前沿,根据含金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的特性及共性,在研究开发
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效、环保、节能的处理工艺,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终于开发出了针对占我国金矿床总数量、金总储量半数以上的石
英脉型金矿的有效环保的选矿新技术。
针对我国石英脉型金矿普遍存在的金在原矿中的嵌布关系呈现不均匀嵌布、矿石中的部分金以细粒浸染态存在,要使金充分地单体解离必须进行细磨;石英脉型矿石
普遍存在着硬度大,难破难磨,破碎磨矿能耗高;金的比重很大,与气泡接触粘附后容易脱落,尤其是粗粒(>0.1mm)的自然金粒在浮选中更易掉入浮
选槽内,造成贵金属流失等矿石特性,开发了重—浮高效环保的选矿新技术。新工艺技术具有三大技术创新:
(1)采用高效的尼尔森离心重选机(磨矿细度由74%-0.074mm减低至67%-0.074mm),避免了入选物料的过粉碎,从而大幅降低了选厂球磨能耗,选矿能耗降低了26%。
(2)开发出新型环保的金活化剂SA取代传统的硫酸铜,消除了重金属离子污染。以及捕收剂高级黄药Y89与LA最佳配比和组合,强化对金,银矿物的捕收,金银的回收率比常规浮选捕收剂提高4%以上。
(3)集成开发了选厂磨—浮全流程自动控制系统,显著提高了选厂技术水平及生产效率。该技术对同类型难选冶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提高我国难选冶金矿的高效环保节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新选矿厂设计是由我院贺春明、李小健教授为首,组织了庞伟、焦科成业务骨干的设计团队承担的,把我院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设计新建了1000t/d金选厂。
与易控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E-PCS自动化系统(选矿厂磨—浮全流程自动控制系统),整个选矿厂磨—浮实现了自动控制,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工作效率。综合人力管理等运行成本由原来的121元/吨降低至81元/吨,下降近30%。
设计采用我院向辉高工研发出的脉动式自动加药机,给药精准,有效降低了选矿药剂消耗,确保了选矿工艺流程稳定和新工艺的工业实施。
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给予该项科技成果高度评价,认为“该项技术在我国难选冶金矿综合利用领域具有重大创新和突破,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不仅满足了矿山客户的经济发展和延长矿山服务寿命的客观需求,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对提高我国难选冶金矿的高效环保节能开发提供了新的
途径,可整体提高现阶段我国金矿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为我国实现由产金大国向产金强国转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陈代雄教授提出的节能环保
的科技理念对指导矿山工程人员和矿山科技人员进行矿业开发和工业生产均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