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探讨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 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5月10日,以“工业绿色发展:政策与技术”为主题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在长沙召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学术年会是我国环保科技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此次年会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 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由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
会议开幕式由生态产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乔琦主持。国家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相关 领导,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中国工程院段宁院士,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局长宋建民、副局长宁建业,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王会龙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并致辞。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环保人士等共计近2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开幕式结束后,生态产业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陈立军主持开展了学术交流。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应邀作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意义和道路》学术报告。钱易 院士是清华大学教授、资深环保专家,长期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进行了卓有 成效的工作。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预防和循环经济,积极对国家环境决策献计献策并参与环境立法工作,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她在学术报告中从工业 4.0、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清洁生产、城市矿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对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工程院段宁院士应邀作了《典型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削污特征的长周期规律》学术报告。段宁院士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典型金属湿法电解过程清洁生产 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清洁生产的支撑技术、基础 数据获取技术和工程技术。引进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大型清洁生产项目,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清洁生产研究的单位,从认识上、技术上、方法上影响和推 动了我国清洁生产进程。他在学术报告中从清洁生产技术与末端治理技术削污能力分析、清洁生产技术与末端治理技术的削污规律、国家政策对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对提高典型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陈伟同与会嘉宾分享了“世界锑都”锡矿山地区转型发展生态修复示范区的成功经验。锡矿山所在的娄底冷水江市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 型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以工业为主,转型发展压力大,并且环境污染严重。陈伟介绍,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娄底市政府达成框架合作协议,为锡矿山地区 生态产业建设提供科技技术支撑。目前,该地区在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民生保障工程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此次年会主题,大会还安排了4个专题分会场,4个分会场的主题分别为“生态产业园区管理”、“产业生态学前沿与趋势”、“产业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行业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
大会开幕式
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局长宋建民致辞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王会龙致辞
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作《工业绿色发展的意义和道路》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段宁院士作《典型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削污特征的长周期规律》学术报告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陈伟作主旨发言
大会主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