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产学研”团队 助推“世界锑都”焕新颜

时间:2019-06-10 16:41:15 作者: 陈媛    来源:

    湖南娄底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其锑矿资源的储量、产量、质量都是世界第一,素有“世界锑都”的美称。但一方面历史性的长期无序开采和冶炼,给锡矿山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土地污染严重,植物生存困难,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寸草不生。另一方面,锑冶炼过程中产出的砷碱渣中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剧毒,人们吸入含砷空气或摄入被砷污染的食物时,会发生急、慢性砷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2011年,为解决湘江流域重金属产业在长期开采和冶炼中积累形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湖南省开始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并把它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锡矿山地区也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环保所在陈伟院长的带领下,以万文玉高工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赴士之厄困”,开展“产学研”合作,前往锡矿山进行技术攻关,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有色院科研技术团队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经过为期一年多的集中攻关,成功突破砷锑难以彻底分离的瓶颈,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工艺可将砷碱渣中的砷、锑较彻底的分离并回收利用,实现砷碱渣的资源化、无害化,解除了砷碱渣对环境的危害,避免砷进入环境,解除了砷渣对群众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有力的保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为锑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同时,锑资源作为保护性开采资源,也是湖南省的优势资源,在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绿色发展被高度重视的情况下,进行锑冶炼砷碱渣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大意义,项目技术可分别回收砷碱渣中的砷、锑、碱,使得砷碱渣变废为宝,为锑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对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锡矿山上看风景》报道,如今的“锑都”在矿渣上重新构建起生态系统,一系列融入了“锑”文化元素的工矿旅游景点满是鸟语花香,生意盎然的景象,居民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抗污树种下优哉游哉,“世界锑都”正焕发蓬勃新生的力量。

1.jpg

(万文玉在实验室)


2.jpg

(砷碱渣处理厂房)


3.jpg

(砷锑分离工段)



版权所有: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张公岭亚大路99号 邮编:410100 电话:0731-85239114 湘ICP备16019965号 技术支持:掌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