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专家骨干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时间:2020-03-19 15:49:38 作者: 刘洋    来源:

    陈伟院长在复工复产会议上说,“要把人才储备和专家团队作为复工复产的动力来源,关键时候能够顶得上。”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作为国有企业,为尽可能减少疫情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稳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300多名各类科技人员,在有效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各自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开展科研生产等各项业务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关键时候能够顶得上”。特别是一批专家和科研骨干,他们没有因疫情而延误或停止计划要开展的项目,而是合理调配,稳步按计划实施推进,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科研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在疫情面前,如何扛起企业的责任,如何展现个人担当,院党政办通讯工作者带着这一课题走进了科研生产一线,去聆听他们的故事。

胡平安:复工安全最紧要,守护安全生命线

1.jpg

    胡平安,男,汉族,1964年11月1日生,湖南湘潭县人,1988年参加工作,2001年6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二级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咨询工程师。现任湖南浩美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

    胡平安今年56岁,在疫情期间,依然和年轻同志一道,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

    从2003年胡平安调至湖南浩美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美公司”)安全评价事业部工作,至今已经15年,经历的项目将近2000个,几乎没有出过差错。这需要有职业技能,更要有职业操守。

    胡平安是第一批国家认证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当时湖南省只有二十几人获批。也因此,胡平安作为人才引进调入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进入刚成立的浩美公司从事安全评价工作。在此之前,胡平安先后在矿山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来自基层的技术经验。从2006年起,胡平安连续三届作为湖南省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除此之外,他还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第一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标准化考评专家;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库专家;湖南省发改委建设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财政厅项目评审专家。胡平安在安全评价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言而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浩美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应急管理厅的年度考核中,浩美公司基本上每年都会得到通报表扬。

    浩美公司在安全评价领域无疑已经是省内的佼佼者,但是胡平安和同事们不满足于此,在有色院、浩美公司的整体部署下,他们从安全评价工作辐射开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矿山设计咨询、安全标准化考评、应急预案编制、安全隐患排查、科研论证、安全托管等等业务都有所涉及,这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胡平安介绍说,“我对于他们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知识面一定要广,要懂得多,因为你做安全评价肯定会遇到各行各业的问题。”

    疫情发生后,胡平安对团队的要求更加严格。“安全工作是直接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挂钩的,上到国家层面,下到各级政府、各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严防死守,半点差错都不能出。所以我们必须在此期间加强业务学习,并保证出具的每一份报告的客观公正。”胡平安严肃地说。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胡平安与他的团队正在谋划新一年的工作,让每一个项目都力争做成精品,让每本报告都能体现个人的学识水平和职业担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疫情防控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2.jpg

(浩美公司复工工作照)

薛伟:防疫不停思,创新方能突破

3.jpg

    薛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生,湖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理学硕士。2010年参加工作,现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

    薛伟是一名年轻的科研骨干,在疫情期间,依然坚持在自己的研发领域攻坚克难。

    学环保出身的薛伟,原本以为选矿就是整天“玩泥巴”。2007年还在读研的薛伟进入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研究所实习,逐渐对选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不像造飞机、高铁那么高大上,但是造这些都要用到金属啊,都要靠我们提供原材料,我们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是最基础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所做的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

    虽然不是选矿专业出身,但是在选矿研究所实习期间,薛伟的悟性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领导肯定, 2010年薛伟成为湖南有色研究院的正式员工。此时,选矿研究所接手了一个大项目——华刚矿业刚果(金)sicomines氧化铜矿,当时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陈代雄出于对薛伟的信任,让刚刚开始正式工作的他参与到了试验研究中。而薛伟也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信任,出色完成了任务。该项目选矿指标取得了标志性重大突破,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社会声望和专业声誉得到很大的提高。薛伟个人也在项目中得到很好的磨练,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加深了他对于选矿行业的热爱。

    陶行知曾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科研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前进。初战告捷的薛伟灵活运用研究规律,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大胆尝试。“我就是觉得错了也无所谓,大不了这条路走不通嘛,那就换一条路啊。”磁选法原本只用于黑色金属选矿回收,2013年,薛伟和同事们开始尝试把磁选法引入有色金属行业,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首创了磁浮联合工艺,该工艺在华刚矿业等企业进行了工业应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选矿指标,对于环境的污染也大大降低——因为磁选是纯物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磁选法引入有色金属行业之后,让很多以前单独运用浮选法无法回收的“呆矿”变“活”了。比如铜钴硬锰矿中的钴,以前是不能回收的,运用磁选法则能回收一大部分。钴元素在我国属于稀缺金属,储量十分稀少,90%的钴靠进口,此方法提高了钴元素的回收指标,其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敢想敢做的薛伟不囿于眼前的成绩,2015年,他向院里申请成立自己的课题组,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用好用活自立课题政策和院里的支持,把自身擅长的氧化铜选矿和铜多金属的回收与分离做精做优,推广到更前沿的新技术和新药剂的开发。最近,薛伟和同事们研发的新工艺即将应用到复工复产企业的工业生产中,又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谈到未来的发展,薛伟认为任重而道远,“疫情对我们的治理能力是一种考验,同时,对我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创新能力更是一种考验。从我的专业来看,我们国家很多的有色金属初级产品都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发达国家,他们经过精加工之后再以高昂的价格卖回给我们,要摆脱这种状态,我们的技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jpg

(薛伟照实验室工作照)

郭炎良:稳抓生产,迎难而上

5.jpg

    郭炎良,男,汉族1981年出生,湖南岳阳县人。现任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主要负责正极材料钴酸锂生产及设备管理。


    “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是我们美特人的精神,也是有色院人担当精神的具体化。”郭炎良说。不管是在平常的工作中,还是在这次疫情特殊期间,他都坚守在生产第一线,排除万难,稳抓生产。

    郭炎良从2005年开始就从事生产管理工作,2016年进入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特公司”)担任生产部部长。他长期工作在生产车间,为了切实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郭炎良带领部门员工一起制定实施了各项改善方案。他建立安全台账,对所有设备进行风险评估,由专人每天检查,对问题点做到及时整改并及时在微信群进行通告,让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他在生产部采取的现代系统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2017年至今零事故率。

    2018年9月,美特公司接了代工业务,产量突然猛增,同时面临人手不足,临时招聘难度大等问题。如何解决难题?能不能完成任务?在每个人心里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面对这些难题,郭炎良始终把“不畏困难”四个字放在心里,“迎难而上”四个字付诸于实际行动。“方法永远比问题多,我们美特人一定可以实现目标!”他自信地鼓励大家。于是他把问题汇报领导后,公司紧急召开生产、技术、品质、销售各部门会议,做出具体安排,改变思路,通过设备改造及工艺优化解决设备产能不足。各部门员工都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同时执行产线设计方案,设备改造方案,工艺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努力,大家45天完成了调试产线并投入使用,两种产品钴酸锂、三元通过,优化工艺后,产品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大家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打破了以往年产量记录,创造了2019年的产量新高。大家高效、高质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而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获得了美特公司总经理特别奖。

    郭炎良始终相信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的人。”今年疫情爆发,郭炎良所在的生产部却于2月10号早早复工。但是为了防止疫情的输入,生产部员工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这让有些员工太不适应,心态波动很大。一起工作的“战友”是郭炎良内心里最看重的部分,为了解决思想负担、鼓舞士气,郭炎良开始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每天给员工做思想工作,为大家抗击疫情、努力工作加油打气。同时,在疫情期间,他始终工作在生产一线,没有一丝懈怠,认真做好安全检查,积极制定生产计划,落实细节管理,为造精品,稳生产、保经济而努力奋斗。复工后的一个月内,美特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按实际情况完成产量。疫情逐渐转好,市场需求也逐渐恢复,美特公司主动计划、提前准备,人员储备全部到位,设备保养全部完成,充分做好了市场需求恢复后完成产量的准备,把疫情对生产和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紧盯市场变化,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聚集聚焦人才,为推动企业恢复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胡平安、薛伟、郭炎良为代表的专家、青年骨干、科研生产工作者们,成为推动我院全面复工复产的关键力量。在疫情期间,他们始终心系工作,加强团队学习、做好项目储备、深化创新研究和积极恢复生产,始终握紧自己手中的技术“武器”,以实际行动为我院的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助力夺取防疫复工双胜利!

6.jpg

(郭炎良照生产车间工作照)



版权所有: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张公岭亚大路99号 邮编:410100 电话:0731-85239114 湘ICP备16019965号 技术支持:掌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