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这样一批科研工作者,在世界抗疫的严峻环境下,他们已在几内亚博法铝土矿项目现场坚守近5个月,在严格防控疫病的同时,加班加点开展科研工作,现已完成样品检测加工1.6万余个,是他们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和行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地科技支撑。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分析检测所具有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实验人员精通样品加工、检测、计算结果等每个环节,在铝土矿检测加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为该项目产品提供科学精准的检测数据。
2019年11月,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陈伟和相关专家前往几内亚考察项目情况,实地勘察矿区,了解设备需求和当地环境,为科研人员安全、高效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12月,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分析所高级工程师杨德利、谭平生、工程师周坐东组成技术团队入驻几内亚博法省中铝矿山基地。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以准确快速的检测模型为重点,进行了大量的条件试验和比对试验,反复分析、对比,找出合适的检测分析方法,确保铝土矿探选工作高质量推进。
面对几内亚雨季长、旱季短的环境影响,技术团队一整年的工作量必须压缩在半年内完成,日均检测300个样品。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成为工作进度最大的“拦路虎”。陈伟院长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相关同志第一时间了解关心工程师们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主动联系、提供防疫物资,协助解决家庭困难。科研团队以任务为命令,坚守岗位、克服困难,按时按质提交工作成果,展现出了“务实、创新、淳朴、担当”的有色院人精神。
据了解,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铝土矿资源。该项目保有可开发资源量约17.5亿吨,可持续开采长达60年,一期工程总投资约5.85亿美元,设计规模为年产优质铝土矿1200万吨,是积极践行 “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中非务实友好合作、加快推进全球化发展布局、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对促进中几两国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几内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